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青年’新闻 55个
-
调查:近八成待业青年认为优质就业岗位稀缺
首尔一所大学校园里张贴的招聘启事。【图片提供 韩联社】 日前一项调查显示,近八成未就业的年轻人认为,韩国缺乏优质的工作岗位。韩国经济人协会本月7日至10日面向500名年龄在19-34岁之间未就业的青年实施问卷调查,于22日发布结果显示,76.4%的受访者认为优质工作岗位不足。 受访者认为优质工作需满足的条件依次为薪资水平(31.8%)、雇佣稳定(17.9%)、工作与生活平衡(17.4%)和职场内的组织环境(7.3%)等 正在求职的年轻人面临的最大困难依次为优质工作岗位不足(30%)、企业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者(20.4%)、应聘工作门槛过高(19.6%)、自信心下降和求职意愿减退(14.6%)等。 选择不进行求职活动的年轻人原因依次为正在准备资格证考试(19.6%)、无合适岗位(17.3%)、暂时休整(16.5%)、用人单位招聘要求过高(13.8%)等。 受访者认为最优先实施的政策依次为扩大创造优质就业岗位(32.7%)、加强经济支援(18.2%)、扩大实习机会(16%)等。 受访者期待的最低年薪水平(税前)为346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7.7万元 ),回答3000万至4000万韩元之间的比重最高为39.2%,其次为2500万至3000万韩元(22.6%)、2500万韩元以下(20.2%)、4000万至5000万韩元(7.2%)、1亿韩元以上(4.4%)等。 按照学历水平来看,高中毕业及以下期待年薪平均为3227万韩元,大学毕业及以上为3622万韩元。 调查还显示,受访者在生活上面临的困难依次为对不确定前途的焦虑(24.4%)、心理不稳定(21.2%)、经济负担(17.2%)、自尊心下降(16.6%)等,对于生活的满意度为3.86分(满分10分),低于有工作的年轻人(6.7分),受访者预计平均需要花11.8个月的时间找工作。 韩国经济人协会表示,企业缩减招聘规模令年轻人们就业压力加剧,为扩大优质工作岗位,政府继续大力支援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放宽管制来提升企业活力,扩大雇佣规模。
2025-04-22 18:35:27 -
第21届总统选举格局初现 朝野两党启动党内初选
17日,国民力量党党内初选候选人举行媒体见面活动。【图片提供 韩联社】 距离“6·3”总统大选还有不到50天,国民力量党和共同民主党启动“大选模式”。17日,国民力量党在位于汝矣岛的总部举行党内初选候选人的媒体见面活动,8名候选人就初选辩论分组进行抽签。 金文洙、安哲秀、梁香子和刘正福为A组,讨论主题为“未来青年”,B组为罗卿瑗、李喆雨、韩东勋和洪准杓,讨论主题为“社会团结”。A组将于19日,B组将于20日先后举行讨论会。 首轮初选投票将以100%民调的方式进行,22日将公布晋级第二轮的4名候选人。第二轮初选将于27日至28日进行,采用党员投票50%和民调50%相结合的方式,29日公布结果。若第二轮未出现获得过半票数的候选人,国民力量党将于5月1日至2日针对得票数排名前二的候选人实施党员投票和民调,并于5月3日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最终总统候选人。 共同民主党将采取党员投票50%和民调50%相结合的方式,在各大选区轮换进行初选投票。该党将全国划分为四大选区,即忠清、岭南(庆尚道,大邱,釜山)、湖南(全罗道和光州)和首都圈、江原道、济州道。忠清地区的党员投票已于16日启动,为期4天,最终候选人将于27日揭晓。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李在明、前庆尚南道知事金庆洙、前京畿道知事金东兖日前举行“践行公正选举”宣誓仪式,承诺在竞选中不恶意诽谤、抹黑宣传、人身攻击或发布虚假信息,保证开展公正且激烈的竞争,并接受选举结果。 另据Embrain Pubilc、韩国Research等四家民调机构本月14日至16日面向1001名民众实施的共同调查显示,下届总统热门候选人中,李在明支持率为39%继续领先,洪准杓和金文洙分别为8%,韩东勋和安哲秀分别为6%和3%。政党支持率方面,共同民主党和国民力量党分别为37%和30%。54%的受访者认为应由在野阵营实现政权更迭。 16日,金庆洙(左起)、金东兖和李在明出席在京畿道安山市举行的“世越”号客轮沉没事故11周年追悼仪式。【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18 00:12:06 -
韩国职场离职率攀升 百强企业员工"黏性"不降反增
9日,在京畿道水原市举行的“水原工作岗位博览会”上。青年们在查看招聘公告栏。【图片新闻 韩联社】 尽管近年来韩国20至40岁年轻人受频繁跳槽风潮及经济低迷影响,自愿离职率持续攀升,然而,韩国百强企业员工的平均在职年限不降反升。 16日,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面向销售额排名前100位的韩国企业中,公开近5年的员工在职年限数据的80家企业进行调查并发布结果显示,以去年为基准,受访企业的员工平均在职年限为14.03年,较2020年增加0.48年。数据显示,大企业员工的平均在职年限呈温和上升趋势,具体来看,2020年为13.55年,2021年为13.7年,2022年为13.63年,2023年为13.91年。 其中,女性员工在职年限的增长尤为明显。女性员工平均在职年限从2020年的11.38年提升至2024年的12.94年,增加1.56年;相比之下,男性员工的在职年限仅从14.29年上升至14.41年,增幅为0.12年。男女员工在职年限的差距从2020年的2.91年缩小至2024年的1.47年。 从企业来看,去年,起亚汽车员工平均在职年限最长,为21.80年;其次为KT(20.5年)、SK仁川石油化学(20年)、花旗银行(18.84年)、SK能源(18.68年)、Hanon系统(18.64年)、大韩航空(18.4年)、SK geocentric(18年)、渣打银行(17.94年)和S-Oil(17.8年)。反之,百强企业中员工平均在职年限最短的是斗山,仅为3.2年。其后依次为未来资产(MiraeAsset ,4.2年)、HD现代重工(4.3年)、Kiwoom证券(6.58年)、Daou科技(6.88年)、GS零售(7.2年)、Naver(7.40年)等。 近几年,在职年限增幅最大的企业是SK Networks,从2020年的9.05年增加至2024年的13.92年,增长4.87年。HD现代重工(3.4年)、易买得(3.2年)、韩国泰科(3年)、三星SDS(2.8年)、三星物产(2.6年)、未来资产证券(2.41年)、乐天购物(2.4年)、现代工程建设(2.3年)和LG显示(2.2年)等企业的员工在职年限也显著提升。反之,现代汽车员工平均在职年限从2020年的18.8年下降至2024年的15.8年,减少3年,降幅最为显著。其次依次为SK能源(2.31年)、高丽锌业(2.17年)、韩华生命(1.7年)、SK geocentric(1.63年)、KG化学(1.3年)、KT(1.1年)以及现代摩比斯(1年)等。
2025-04-16 19:37:46 -
韩国青年就业市场创12年来最大跌幅 制造及建筑业寒潮成主因
9日,在京畿道水原市举行的“水原工作岗位博览会”上。青年们在查看招聘公告栏。【图片新闻 韩联社】 今年20多岁(25至29岁)青年群体的就业人数创近12年来的最大降幅,凸显年轻人初入职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制造业和建筑业持续低迷的就业环境下,企业用人偏好明显向经验型人才倾斜,使得职场新人的就业形势更趋严峻。 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于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20多岁青年群体就业人数同比锐减9.8万人,降至242万人。创下自2013年第三季度(减少10.3万人)以来的最大跌幅,超过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的就业萎缩规模。 数据显示,20多岁的就业人数已连续9个季度呈同比下降趋势,且降幅呈持续扩大态势。具体来看,减少人数从去年第三季度的4.4万人,扩大至第四季度的6.2万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减少9.8万人。即便考虑到人口自然减少的因素,当前青年就业市场的萎缩幅度仍然超出预期。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20多岁人口同比减少6.9万人,同期,该群体的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却减少8.5万人,降幅显著大于人口减少规模。 在就业市场持续收缩的同时,青年失业问题也在加剧。统计显示,该年龄段失业人数增加1.3万人,失业率上升0.6个百分点,两项指标的增幅均较前一季度有所扩大。“就业减少、失业增加”的背离现象,反映出大量青年正被边缘化,逐步退出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以今年第一季度为基准,既未就业也未求职的“非经济活动人口”增加1.6万人,创2021年第一季度以来最大增幅。其中,处于完全退出状态的“休息”人群增加约1.8万人,已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增长。 行业分析指出,制造业和建筑业等传统优质就业岗位的持续萎缩是导致青年就业困境的主要因素。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制造业就业人数同比减少11.2万人,创自2020年11月(减少11.3万人)以来的最大降幅,已连续9个月下滑;建筑业就业人数更是骤减18.5万人,创自2013年相关统计以来的最大跌幅,已连续11个约呈负增长趋势。 企业普遍倾向于招聘有经验员工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青年群体的就业壁垒。韩国企划财政部相关人士表示:“在人口结构变化和企业用人偏好转变的双重影响下,青年群体就业难度持续加大。当前亟需建立更具激励性的制度体系,帮助青年群体实现首次就业和职业发展。”
2025-04-14 21:05:28 -
韩国青年就业后仍无力偿还助学贷款 滞纳率创12年新高
9日,在京畿道水原市举行的“水原就业博览会”上,青年们在查看招聘公告栏。【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青年在就业后仍未能偿还助学贷款的比例持续攀升,拖欠率突破17%,创自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分析指出,这一现象主要源于青年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以及食品、住房等基本生活成本的持续上涨,反映出韩国年轻一代面临的经济压力日益加剧。 韩国国会企划财政委员会所属共同民主党议员林光铉于11日从国税厅收到的《就业后助学贷款偿还拖欠现状》资料显示,以去年为基准,本应偿还但实际拖欠的助学贷款总额达74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19万元),同比(661亿韩元)增长11.9%。去年应偿还助学贷款总规模达4274亿韩元,其中拖欠率为17.3%,同比(16.4%)上升1.4个百分点,创自2012年(17.8%)以来的最高水平。 就业后偿还助学贷款制度是韩国政府为大学生提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借款人在年收入超过2679万韩元标准时,通过工资自动扣缴方式偿还贷款。然而,近年来,尽管部分借款人已达到还款标准,但实际偿还能力却持续下降,导致拖欠人数及金额均呈快速增长趋势。 数据显示,过去6年间,助学贷款拖欠人数几乎翻倍增长。具体来看,2019年拖欠人数为2.7290万人,2020年增至3.6236万人,2021年为3.9345万人,2022年达4.4216万人,2023年为5.1116万人,2024年进一步攀升至5.4241万人。拖欠率从2019年的12.1%上升至2024年的16.5%,意味着每100名借款人中,就有16人在符合收入标准的情况下仍未能履行还款义务。 同时,助学贷款拖欠总金额在6年内增长约2.3倍,从2019年的322亿韩元激增至2023年的740亿韩元。人均拖欠金额从118万韩元升至136万韩元,增幅达15.2%。分析认为,这一趋势与近年来韩国物价全面上涨等密切相关,严重削弱了年轻群体的偿债能力。 专家指出,青年助学贷款拖欠问题已超出个人财务管理的范畴,成为就业不稳定与生活成本高企共同作用下的社会性难题。韩国中央大学教授李炳勋(音)指出:“单纯依靠金融监管或催收手段难以根治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改善青年就业环境。政府亟需推动经济政策向民生领域倾斜,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青年就业支持方案。”随着韩国经济面临通胀压力与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的双重挑战,如何缓解青年群体的经济困境、提升其长期财务稳定性,将成为未来政策制定的重要议题。
2025-04-11 19:54:09 -
第19届大韩民国汉语演讲比赛在首尔举行
本月5日,第19届大韩民国汉语演讲大赛成功举行。【图片提供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由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主办、韩国外交部和中国驻韩国大使馆赞助的韩国第19届汉语演讲比赛本月5日圆满落幕,本届大赛以“纪念中韩建交33周年”为主题,吸引韩国各年龄段人士积极参与,从学龄前儿童到大学生、社会人士踊跃报名热情高涨。 开幕式当天,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教育公使艾宏歌代读了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的致辞。戴兵表示,中韩建交33年来,双方在多领域取得丰硕合作成果,不仅惠及两国人民,更为地区与世界和平繁荣做出贡献。他强调,中韩两国历史文化渊源深厚,深化友好合作符合双方根本利益。 戴兵在致辞中特别提到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长期致力于促进中韩友好交流,由该协会举办的汉语演讲大赛已成功举办18届,在韩国社会各界产生深远影响。戴兵寄语参赛选手珍惜机会,通过比赛提升汉语水平,增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未来成为中韩友谊的桥梁。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申京淑 【图片提供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申京淑表示,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加深沟通对深化合作至关重要。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举办汉语演讲比赛,正是为了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她强调,参赛选手们作为中韩友好的未来使者,肩负着传递文化共鸣、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使命。 本届大赛秉承公平、专业、创新的评审原则,特邀中韩两国语言教育专家和文化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从语言表达、内容深度、文化理解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判。 选手们或深情诠释中国古典诗词,或畅谈对当代中韩青年交流的独特见解,充分展现了韩国汉语学习者的语言功底与文化素养。 嘉宾为幼儿组获奖选手获奖。【图片提供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会长林洪根勉励获奖选手再接再厉,争当中韩友好的文化使者。他表示协会奖继续推进中文教育国际化进程,为构建人文交流共同体做出不懈努力。 这一赛事作为韩国最具权威性的汉语演讲比赛,自2007年起每年举办。本届大赛规模创历届之最,涵盖幼儿组、小学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及社会组,共86名决赛选手同台竞技。
2025-04-11 18:29:45 -
韩国加快传统文化"出海"步伐 全球26家文化院启动多元交流活动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10日表示,将以分布在全球25个国家的26家韩国文化院为据点,全年推进涵盖韩服、工艺、传统演出及韩食等领域的多元文化交流活动,持续拓展韩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在欧洲地区,驻比利时韩国文化院将于3月至5月举办“韩服在路上(On the Road)”主题摄影展;德国韩国文化院计划于8月推出“面具与舞”传统表演,融合假面舞、太平舞与伽倻琴演奏等多元舞台形式,展现韩国传统艺术之美;哈萨克斯坦文化院则将在11月举行“韩国乐歌舞”活动,通过笛子、大笒等传统乐器演奏展现韩国古典音乐之美。 在意大利,韩国文化院将于6月携手罗马美术学院举办韩纸精品展,展示韩纸作为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融合的代表性成果;7月,文化院还将与梵蒂冈博物馆等机构合作,面向当地文物修复师开展韩纸自然染色技法培训,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 亚洲地区的文化活动同样丰富。驻日本大阪韩国文化院将依四季主题,推出传统工艺展;驻中国上海韩国文化院自3月起已与韩国国立国乐院合作举办“韩国人的音乐故事”特展,并计划于6月联合举办韩中青年音乐家交流演出,推动两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互鉴与传播。 在美洲地区,驻华盛顿韩国文化院将于10月介绍韩国传统摔跤,并在11月22日“华盛顿辛奇(泡菜)日”举办辛奇制作体验活动;洛杉矶和加拿大渥太华文化院也将分别于8月、10月举办螺钿漆器工艺特展,介绍韩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之美。 南美地区则着重饮食文化传播。驻巴西韩国文化院将于年内出版该国首部关于韩国饮食文化的专著,并同步举办韩食文化纪念展;阿根廷文化院则计划开设韩食制作课程,包括辣椒酱发酵、石锅拌饭与宫廷料理等,让当地民众亲手体验韩国传统烹饪技艺。 文化体育观光部国际文化政策官金铉俊(音)表示:“我们将持续拓展与梵蒂冈博物馆、史密森尼学会等国际机构的合作网络,推动韩国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通过融合传统与流行元素,打造立体多元的韩国文化输出体系,使世界更全面地理解和体验韩国文化的魅力。” 去年12月20日,“韩国传统文化中心”在仁川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举行了开馆仪式,现场上演了传统舞蹈。【图片来源 国家遗产振兴院】
2025-04-11 00:02:41 -
韩国社会"幸福鸿沟"现象加剧 国民负面情绪显著攀升
上月28日,在釜山海云台BEXCO举行的“求职博览会”上,青年求职者在积极参与面试。【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社会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幸福鸿沟”现象,国民忧虑、压力等负面情绪同比显著上升。尤其是,受学费、房租等经济压力影响而陷入生活困境的群体规模持续扩大。 韩国行政研究院对全国8251名19岁以上成年人进行实态调查并发布《国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去年韩国国民的幸福指数平均为6.8分(满分10分),与去年几乎持平(6.7分),“生活满意度”为6.06分,低于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6.69分)0.63分。值得注意的是,负面情绪指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担忧”指标从3.4分升至4.1分,“忧虑”指标从2.8分升至3.5分。 幸福感指数还出现富者愈愉,贫者愈郁的现象。调查数据显示,最低收入群体(月收入不足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52元)的幸福指数从去年的6.1分降至6分,而最高收入群体(月收入超过600万韩元)则从6.8分升至7分,两者差距扩大至1分,创历史新高,社会阶层分化现象凸显。 从年龄维度分析,19至39岁群体幸福指数为7分,40至59岁为6.8分,60岁以上群体为6.6分,呈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趋势。8.6%的受访者表示“身体不适时无人照料”,8.3%的受访者反映“情绪低落时无人倾诉”。 此外,家庭收入水平与对社会地位的认知呈正相关,家庭收入越低,越认为“社会地位水平越低”。去年最低收入群体对社会地位的认知分数为4.9分,虽较去年微升0.1分,但与最高收入群体的差距从0.9分扩大至1.2分。最高收入群体认知从5.7分升至6.1分,上升0.4分。 在国民认同感方面,“国家自豪感”平均得分为3.1分(满分4分),与去年持平,其中50岁以上群体评分最高。但“社会支持”(第83位)和“社会自由度“(第99位)等指标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调查显示,韩国社会歧视现象最严重的领域依次为雇佣歧视(2.8分);残疾、学历、经验、经济地位歧视(2.7分);年龄、国籍、种族歧视(2.6分)等。社会矛盾方面,“保守与进步的理念冲突”以3.1分位居首位,但较去年(3.3分)有所缓和。其他主要矛盾包括贫富矛盾(2.9分)、劳资矛盾(2.8分)、代际矛盾(2.7分)以及性别矛盾(2.6分)等。 此外,经济压力指标呈现恶化趋势。表示经历经济困境的受访者比例显著增加。为筹集学费而借款者从2.5%升至4.7%;因房租上涨被迫搬家者从2.3%升至4.6%;因医疗费负担放弃治疗者从2%升至3%;拖欠公共费用者从2.1%升至2.5%。 值得反思的是,尽管韩国在人均GDP(第25位)和预期寿命(第3位)等指标上表现优异,但其幸福指数在143个国家中仅排名第52位。专家指出,收入水平固然影响幸福感,但社交关系、社会活动等非经济因素同样至关重要。数据显示,韩国自杀率持续攀升,每10万人中自杀率从2022年的25.2人升至2023年的27.3人,在OECD国家中居首。对此,专家认为,韩国政府应当着力构建保障个人自由与平等权利的社会环境,持续改善劳动条件,通过综合性政策干预来缩小社会分化,提升国民整体福祉水平。
2025-04-10 20:24:39 -
韩国就业现回暖假象 老年苦撑场面青壮年齐缩水
上月韩国就业人数整体增加,但除去60岁以上高龄群体后,就业人数实际出现减少。受内需疲软和出口放缓双重影响,青年就业人数连续三个月减少20万以上,同时“经济中坚”40至59岁群体的就业岗位也在减少。随着美国掀起新一轮关税战,韩国主力产业制造业的就业前景或更加黯淡。 韩国统计厅9日发布的就业动向数据显示,上月韩国就业人数共计2858.9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9.3万人。去年12月紧急戒严事件导致就业人数减少5.2万人后,今年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10万人以上的增长。 从年龄来看,60岁以上高龄群体引领就业人数增长。该年龄段就业人数多达673.2万人,同比增长36.5万人,占整体就业人口的23.5%。除60岁以上群体之外,其他年龄段的就业人数反而减少17.2万人。15至29岁青年就业人数减少20.6万人,40多岁减少4.9万人,50多岁减少2.6万人。仅30多岁群体实现就业增长,增加10.9万人。 今年年初以来,在政府推动的以高龄人口为主的“税收岗位”增加下,就业市场整体勉强得以支撑。从行业来看,包括政府直接提供岗位的公共行政、国防及社会保障行政领域就业人数增加8.7万人,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需求增加的保健与社会福利服务业就业人数则增长21.2万人。 相反,“优质岗位”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11.2万人,并且已连续9个月呈现减少趋势,减幅逐渐扩大。上月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幅达到疫情时期2020年11月后4年4个月以来的最大值,原因在于去年以来经济持续低迷的滞后效应。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对等关税政策,韩国通商环境面临阴霾,制造业就业前景雪上加霜。企划财政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内需恢复乏力,消费品轻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就业人数持续减少。随着美国对各类商品加征关税,以出口为主的韩国制造业及其他关联产业的就业可能进一步恶化。 内需寒潮同时还对建筑业造成冲击。建筑行业就业人数在一年内减少18.5万人,创下自2013年统计开始以来的最大减幅,并已连续11个月减少,刷新最长连续下滑纪录。在个体经营方面,有雇员的个体户减少2.9万,而无雇员的“一人老板”则增加2.8万,由此可见企业运营环境持续恶化。 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与优质岗位日益稀缺的背景下,无特殊原因而选择“躺平”的青年人数也达到45.5万人,同比增加5.2万人,为2003年统计开始以来3月的最高水平。企划财政部指出,与去年不同,今年就业低迷已经波及至20多岁群体,企业倾向招聘有经验者,导致20多岁青年难以进入就业市场。 9日,在首尔西部雇佣福利中心,求职人员正在查看招聘信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0 18:48:34 -
韩国家庭"负"重前行 贷款余额六连涨
26日,首尔居民使用四大银行自动取款机存取款。【图片来源 韩联社】 国会企划财政委员会所属的国民力量党议员朴成训从韩国银行(央行)收到的资料显示,韩国家庭负债规模持续攀升,人均贷款余额创历史新高。以去年第四季度末为基准,家庭贷款负债人人均贷款余额为955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7.2万元)。这是自2012年开始进行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家庭人均贷款余额自2023年第二季度末(9332万韩元)以来连续6个季度保持增长态势。较2023年第二季度末的9332万韩元上升2.37%。尽管全体负债总人数从2023年第四季度末的1979万名减少至去年第四季度末的1968万名,减少11万名。但贷款余额从1853.3万亿韩元增至1880.4万亿韩元,增加27.1万亿韩元,自去年第一季度末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增长,人均负债额也相应提高。 当前,负债人数规模已回落至2020年第四季度(1963万人)以来的最低水平,但贷款余额自2020年突破1700万亿韩元后持续攀升,仅三个季度便跨越1800万亿韩元大关,反映出债务集中化的发展态势。 按年龄段来看,以去年第四季度末为基准,40多岁人均银行贷款余额为1.173亿韩元,创历史新高,位居各年龄层首位。30岁以下青年群体人均负债达7436万韩元,也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反之,50多岁的人均贷款额为9200万韩元,较前一季度末减少10万韩元,60岁以上人均贷款额为7706万韩元,减少47万韩元。据统计,在非银行信贷领域,,60岁以上群体以5580万韩元的人均债务水平居首,其次为50多岁为4521万韩元、40多岁为4753万韩元、30岁以下为3969万韩元。 朴成训议员指出:“家庭债务的持续扩张已形成抑制消费、拖累内需的恶性循环。”他强调,政府部门需与金融机构协同发力,在强化弱势群体债务纾困的同时,应尽快出台涵盖信贷调控、风险预警和债务重组在内的综合治理方案,以实现家庭债务的软着陆。
2025-04-02 18:56:56
-
调查:近八成待业青年认为优质就业岗位稀缺
首尔一所大学校园里张贴的招聘启事。【图片提供 韩联社】 日前一项调查显示,近八成未就业的年轻人认为,韩国缺乏优质的工作岗位。韩国经济人协会本月7日至10日面向500名年龄在19-34岁之间未就业的青年实施问卷调查,于22日发布结果显示,76.4%的受访者认为优质工作岗位不足。 受访者认为优质工作需满足的条件依次为薪资水平(31.8%)、雇佣稳定(17.9%)、工作与生活平衡(17.4%)和职场内的组织环境(7.3%)等 正在求职的年轻人面临的最大困难依次为优质工作岗位不足(30%)、企业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者(20.4%)、应聘工作门槛过高(19.6%)、自信心下降和求职意愿减退(14.6%)等。 选择不进行求职活动的年轻人原因依次为正在准备资格证考试(19.6%)、无合适岗位(17.3%)、暂时休整(16.5%)、用人单位招聘要求过高(13.8%)等。 受访者认为最优先实施的政策依次为扩大创造优质就业岗位(32.7%)、加强经济支援(18.2%)、扩大实习机会(16%)等。 受访者期待的最低年薪水平(税前)为346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7.7万元 ),回答3000万至4000万韩元之间的比重最高为39.2%,其次为2500万至3000万韩元(22.6%)、2500万韩元以下(20.2%)、4000万至5000万韩元(7.2%)、1亿韩元以上(4.4%)等。 按照学历水平来看,高中毕业及以下期待年薪平均为3227万韩元,大学毕业及以上为3622万韩元。 调查还显示,受访者在生活上面临的困难依次为对不确定前途的焦虑(24.4%)、心理不稳定(21.2%)、经济负担(17.2%)、自尊心下降(16.6%)等,对于生活的满意度为3.86分(满分10分),低于有工作的年轻人(6.7分),受访者预计平均需要花11.8个月的时间找工作。 韩国经济人协会表示,企业缩减招聘规模令年轻人们就业压力加剧,为扩大优质工作岗位,政府继续大力支援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放宽管制来提升企业活力,扩大雇佣规模。
2025-04-22 18:35:27 -
第21届总统选举格局初现 朝野两党启动党内初选
17日,国民力量党党内初选候选人举行媒体见面活动。【图片提供 韩联社】 距离“6·3”总统大选还有不到50天,国民力量党和共同民主党启动“大选模式”。17日,国民力量党在位于汝矣岛的总部举行党内初选候选人的媒体见面活动,8名候选人就初选辩论分组进行抽签。 金文洙、安哲秀、梁香子和刘正福为A组,讨论主题为“未来青年”,B组为罗卿瑗、李喆雨、韩东勋和洪准杓,讨论主题为“社会团结”。A组将于19日,B组将于20日先后举行讨论会。 首轮初选投票将以100%民调的方式进行,22日将公布晋级第二轮的4名候选人。第二轮初选将于27日至28日进行,采用党员投票50%和民调50%相结合的方式,29日公布结果。若第二轮未出现获得过半票数的候选人,国民力量党将于5月1日至2日针对得票数排名前二的候选人实施党员投票和民调,并于5月3日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最终总统候选人。 共同民主党将采取党员投票50%和民调50%相结合的方式,在各大选区轮换进行初选投票。该党将全国划分为四大选区,即忠清、岭南(庆尚道,大邱,釜山)、湖南(全罗道和光州)和首都圈、江原道、济州道。忠清地区的党员投票已于16日启动,为期4天,最终候选人将于27日揭晓。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李在明、前庆尚南道知事金庆洙、前京畿道知事金东兖日前举行“践行公正选举”宣誓仪式,承诺在竞选中不恶意诽谤、抹黑宣传、人身攻击或发布虚假信息,保证开展公正且激烈的竞争,并接受选举结果。 另据Embrain Pubilc、韩国Research等四家民调机构本月14日至16日面向1001名民众实施的共同调查显示,下届总统热门候选人中,李在明支持率为39%继续领先,洪准杓和金文洙分别为8%,韩东勋和安哲秀分别为6%和3%。政党支持率方面,共同民主党和国民力量党分别为37%和30%。54%的受访者认为应由在野阵营实现政权更迭。 16日,金庆洙(左起)、金东兖和李在明出席在京畿道安山市举行的“世越”号客轮沉没事故11周年追悼仪式。【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18 00:12:06 -
韩国职场离职率攀升 百强企业员工"黏性"不降反增
9日,在京畿道水原市举行的“水原工作岗位博览会”上。青年们在查看招聘公告栏。【图片新闻 韩联社】 尽管近年来韩国20至40岁年轻人受频繁跳槽风潮及经济低迷影响,自愿离职率持续攀升,然而,韩国百强企业员工的平均在职年限不降反升。 16日,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面向销售额排名前100位的韩国企业中,公开近5年的员工在职年限数据的80家企业进行调查并发布结果显示,以去年为基准,受访企业的员工平均在职年限为14.03年,较2020年增加0.48年。数据显示,大企业员工的平均在职年限呈温和上升趋势,具体来看,2020年为13.55年,2021年为13.7年,2022年为13.63年,2023年为13.91年。 其中,女性员工在职年限的增长尤为明显。女性员工平均在职年限从2020年的11.38年提升至2024年的12.94年,增加1.56年;相比之下,男性员工的在职年限仅从14.29年上升至14.41年,增幅为0.12年。男女员工在职年限的差距从2020年的2.91年缩小至2024年的1.47年。 从企业来看,去年,起亚汽车员工平均在职年限最长,为21.80年;其次为KT(20.5年)、SK仁川石油化学(20年)、花旗银行(18.84年)、SK能源(18.68年)、Hanon系统(18.64年)、大韩航空(18.4年)、SK geocentric(18年)、渣打银行(17.94年)和S-Oil(17.8年)。反之,百强企业中员工平均在职年限最短的是斗山,仅为3.2年。其后依次为未来资产(MiraeAsset ,4.2年)、HD现代重工(4.3年)、Kiwoom证券(6.58年)、Daou科技(6.88年)、GS零售(7.2年)、Naver(7.40年)等。 近几年,在职年限增幅最大的企业是SK Networks,从2020年的9.05年增加至2024年的13.92年,增长4.87年。HD现代重工(3.4年)、易买得(3.2年)、韩国泰科(3年)、三星SDS(2.8年)、三星物产(2.6年)、未来资产证券(2.41年)、乐天购物(2.4年)、现代工程建设(2.3年)和LG显示(2.2年)等企业的员工在职年限也显著提升。反之,现代汽车员工平均在职年限从2020年的18.8年下降至2024年的15.8年,减少3年,降幅最为显著。其次依次为SK能源(2.31年)、高丽锌业(2.17年)、韩华生命(1.7年)、SK geocentric(1.63年)、KG化学(1.3年)、KT(1.1年)以及现代摩比斯(1年)等。
2025-04-16 19:37:46 -
韩国青年就业市场创12年来最大跌幅 制造及建筑业寒潮成主因
9日,在京畿道水原市举行的“水原工作岗位博览会”上。青年们在查看招聘公告栏。【图片新闻 韩联社】 今年20多岁(25至29岁)青年群体的就业人数创近12年来的最大降幅,凸显年轻人初入职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制造业和建筑业持续低迷的就业环境下,企业用人偏好明显向经验型人才倾斜,使得职场新人的就业形势更趋严峻。 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于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20多岁青年群体就业人数同比锐减9.8万人,降至242万人。创下自2013年第三季度(减少10.3万人)以来的最大跌幅,超过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的就业萎缩规模。 数据显示,20多岁的就业人数已连续9个季度呈同比下降趋势,且降幅呈持续扩大态势。具体来看,减少人数从去年第三季度的4.4万人,扩大至第四季度的6.2万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减少9.8万人。即便考虑到人口自然减少的因素,当前青年就业市场的萎缩幅度仍然超出预期。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20多岁人口同比减少6.9万人,同期,该群体的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却减少8.5万人,降幅显著大于人口减少规模。 在就业市场持续收缩的同时,青年失业问题也在加剧。统计显示,该年龄段失业人数增加1.3万人,失业率上升0.6个百分点,两项指标的增幅均较前一季度有所扩大。“就业减少、失业增加”的背离现象,反映出大量青年正被边缘化,逐步退出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以今年第一季度为基准,既未就业也未求职的“非经济活动人口”增加1.6万人,创2021年第一季度以来最大增幅。其中,处于完全退出状态的“休息”人群增加约1.8万人,已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增长。 行业分析指出,制造业和建筑业等传统优质就业岗位的持续萎缩是导致青年就业困境的主要因素。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制造业就业人数同比减少11.2万人,创自2020年11月(减少11.3万人)以来的最大降幅,已连续9个月下滑;建筑业就业人数更是骤减18.5万人,创自2013年相关统计以来的最大跌幅,已连续11个约呈负增长趋势。 企业普遍倾向于招聘有经验员工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青年群体的就业壁垒。韩国企划财政部相关人士表示:“在人口结构变化和企业用人偏好转变的双重影响下,青年群体就业难度持续加大。当前亟需建立更具激励性的制度体系,帮助青年群体实现首次就业和职业发展。”
2025-04-14 21:05:28 -
韩国青年就业后仍无力偿还助学贷款 滞纳率创12年新高
9日,在京畿道水原市举行的“水原就业博览会”上,青年们在查看招聘公告栏。【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青年在就业后仍未能偿还助学贷款的比例持续攀升,拖欠率突破17%,创自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分析指出,这一现象主要源于青年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以及食品、住房等基本生活成本的持续上涨,反映出韩国年轻一代面临的经济压力日益加剧。 韩国国会企划财政委员会所属共同民主党议员林光铉于11日从国税厅收到的《就业后助学贷款偿还拖欠现状》资料显示,以去年为基准,本应偿还但实际拖欠的助学贷款总额达74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19万元),同比(661亿韩元)增长11.9%。去年应偿还助学贷款总规模达4274亿韩元,其中拖欠率为17.3%,同比(16.4%)上升1.4个百分点,创自2012年(17.8%)以来的最高水平。 就业后偿还助学贷款制度是韩国政府为大学生提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借款人在年收入超过2679万韩元标准时,通过工资自动扣缴方式偿还贷款。然而,近年来,尽管部分借款人已达到还款标准,但实际偿还能力却持续下降,导致拖欠人数及金额均呈快速增长趋势。 数据显示,过去6年间,助学贷款拖欠人数几乎翻倍增长。具体来看,2019年拖欠人数为2.7290万人,2020年增至3.6236万人,2021年为3.9345万人,2022年达4.4216万人,2023年为5.1116万人,2024年进一步攀升至5.4241万人。拖欠率从2019年的12.1%上升至2024年的16.5%,意味着每100名借款人中,就有16人在符合收入标准的情况下仍未能履行还款义务。 同时,助学贷款拖欠总金额在6年内增长约2.3倍,从2019年的322亿韩元激增至2023年的740亿韩元。人均拖欠金额从118万韩元升至136万韩元,增幅达15.2%。分析认为,这一趋势与近年来韩国物价全面上涨等密切相关,严重削弱了年轻群体的偿债能力。 专家指出,青年助学贷款拖欠问题已超出个人财务管理的范畴,成为就业不稳定与生活成本高企共同作用下的社会性难题。韩国中央大学教授李炳勋(音)指出:“单纯依靠金融监管或催收手段难以根治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改善青年就业环境。政府亟需推动经济政策向民生领域倾斜,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青年就业支持方案。”随着韩国经济面临通胀压力与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的双重挑战,如何缓解青年群体的经济困境、提升其长期财务稳定性,将成为未来政策制定的重要议题。
2025-04-11 19:54:09 -
第19届大韩民国汉语演讲比赛在首尔举行
本月5日,第19届大韩民国汉语演讲大赛成功举行。【图片提供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由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主办、韩国外交部和中国驻韩国大使馆赞助的韩国第19届汉语演讲比赛本月5日圆满落幕,本届大赛以“纪念中韩建交33周年”为主题,吸引韩国各年龄段人士积极参与,从学龄前儿童到大学生、社会人士踊跃报名热情高涨。 开幕式当天,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教育公使艾宏歌代读了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的致辞。戴兵表示,中韩建交33年来,双方在多领域取得丰硕合作成果,不仅惠及两国人民,更为地区与世界和平繁荣做出贡献。他强调,中韩两国历史文化渊源深厚,深化友好合作符合双方根本利益。 戴兵在致辞中特别提到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长期致力于促进中韩友好交流,由该协会举办的汉语演讲大赛已成功举办18届,在韩国社会各界产生深远影响。戴兵寄语参赛选手珍惜机会,通过比赛提升汉语水平,增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未来成为中韩友谊的桥梁。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申京淑 【图片提供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申京淑表示,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加深沟通对深化合作至关重要。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举办汉语演讲比赛,正是为了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她强调,参赛选手们作为中韩友好的未来使者,肩负着传递文化共鸣、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使命。 本届大赛秉承公平、专业、创新的评审原则,特邀中韩两国语言教育专家和文化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从语言表达、内容深度、文化理解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判。 选手们或深情诠释中国古典诗词,或畅谈对当代中韩青年交流的独特见解,充分展现了韩国汉语学习者的语言功底与文化素养。 嘉宾为幼儿组获奖选手获奖。【图片提供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 韩中经济文化教育协会会长林洪根勉励获奖选手再接再厉,争当中韩友好的文化使者。他表示协会奖继续推进中文教育国际化进程,为构建人文交流共同体做出不懈努力。 这一赛事作为韩国最具权威性的汉语演讲比赛,自2007年起每年举办。本届大赛规模创历届之最,涵盖幼儿组、小学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及社会组,共86名决赛选手同台竞技。
2025-04-11 18:29:45 -
韩国加快传统文化"出海"步伐 全球26家文化院启动多元交流活动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10日表示,将以分布在全球25个国家的26家韩国文化院为据点,全年推进涵盖韩服、工艺、传统演出及韩食等领域的多元文化交流活动,持续拓展韩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在欧洲地区,驻比利时韩国文化院将于3月至5月举办“韩服在路上(On the Road)”主题摄影展;德国韩国文化院计划于8月推出“面具与舞”传统表演,融合假面舞、太平舞与伽倻琴演奏等多元舞台形式,展现韩国传统艺术之美;哈萨克斯坦文化院则将在11月举行“韩国乐歌舞”活动,通过笛子、大笒等传统乐器演奏展现韩国古典音乐之美。 在意大利,韩国文化院将于6月携手罗马美术学院举办韩纸精品展,展示韩纸作为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融合的代表性成果;7月,文化院还将与梵蒂冈博物馆等机构合作,面向当地文物修复师开展韩纸自然染色技法培训,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 亚洲地区的文化活动同样丰富。驻日本大阪韩国文化院将依四季主题,推出传统工艺展;驻中国上海韩国文化院自3月起已与韩国国立国乐院合作举办“韩国人的音乐故事”特展,并计划于6月联合举办韩中青年音乐家交流演出,推动两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互鉴与传播。 在美洲地区,驻华盛顿韩国文化院将于10月介绍韩国传统摔跤,并在11月22日“华盛顿辛奇(泡菜)日”举办辛奇制作体验活动;洛杉矶和加拿大渥太华文化院也将分别于8月、10月举办螺钿漆器工艺特展,介绍韩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之美。 南美地区则着重饮食文化传播。驻巴西韩国文化院将于年内出版该国首部关于韩国饮食文化的专著,并同步举办韩食文化纪念展;阿根廷文化院则计划开设韩食制作课程,包括辣椒酱发酵、石锅拌饭与宫廷料理等,让当地民众亲手体验韩国传统烹饪技艺。 文化体育观光部国际文化政策官金铉俊(音)表示:“我们将持续拓展与梵蒂冈博物馆、史密森尼学会等国际机构的合作网络,推动韩国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通过融合传统与流行元素,打造立体多元的韩国文化输出体系,使世界更全面地理解和体验韩国文化的魅力。” 去年12月20日,“韩国传统文化中心”在仁川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举行了开馆仪式,现场上演了传统舞蹈。【图片来源 国家遗产振兴院】
2025-04-11 00:02:41 -
韩国社会"幸福鸿沟"现象加剧 国民负面情绪显著攀升
上月28日,在釜山海云台BEXCO举行的“求职博览会”上,青年求职者在积极参与面试。【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社会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幸福鸿沟”现象,国民忧虑、压力等负面情绪同比显著上升。尤其是,受学费、房租等经济压力影响而陷入生活困境的群体规模持续扩大。 韩国行政研究院对全国8251名19岁以上成年人进行实态调查并发布《国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去年韩国国民的幸福指数平均为6.8分(满分10分),与去年几乎持平(6.7分),“生活满意度”为6.06分,低于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6.69分)0.63分。值得注意的是,负面情绪指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担忧”指标从3.4分升至4.1分,“忧虑”指标从2.8分升至3.5分。 幸福感指数还出现富者愈愉,贫者愈郁的现象。调查数据显示,最低收入群体(月收入不足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52元)的幸福指数从去年的6.1分降至6分,而最高收入群体(月收入超过600万韩元)则从6.8分升至7分,两者差距扩大至1分,创历史新高,社会阶层分化现象凸显。 从年龄维度分析,19至39岁群体幸福指数为7分,40至59岁为6.8分,60岁以上群体为6.6分,呈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趋势。8.6%的受访者表示“身体不适时无人照料”,8.3%的受访者反映“情绪低落时无人倾诉”。 此外,家庭收入水平与对社会地位的认知呈正相关,家庭收入越低,越认为“社会地位水平越低”。去年最低收入群体对社会地位的认知分数为4.9分,虽较去年微升0.1分,但与最高收入群体的差距从0.9分扩大至1.2分。最高收入群体认知从5.7分升至6.1分,上升0.4分。 在国民认同感方面,“国家自豪感”平均得分为3.1分(满分4分),与去年持平,其中50岁以上群体评分最高。但“社会支持”(第83位)和“社会自由度“(第99位)等指标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调查显示,韩国社会歧视现象最严重的领域依次为雇佣歧视(2.8分);残疾、学历、经验、经济地位歧视(2.7分);年龄、国籍、种族歧视(2.6分)等。社会矛盾方面,“保守与进步的理念冲突”以3.1分位居首位,但较去年(3.3分)有所缓和。其他主要矛盾包括贫富矛盾(2.9分)、劳资矛盾(2.8分)、代际矛盾(2.7分)以及性别矛盾(2.6分)等。 此外,经济压力指标呈现恶化趋势。表示经历经济困境的受访者比例显著增加。为筹集学费而借款者从2.5%升至4.7%;因房租上涨被迫搬家者从2.3%升至4.6%;因医疗费负担放弃治疗者从2%升至3%;拖欠公共费用者从2.1%升至2.5%。 值得反思的是,尽管韩国在人均GDP(第25位)和预期寿命(第3位)等指标上表现优异,但其幸福指数在143个国家中仅排名第52位。专家指出,收入水平固然影响幸福感,但社交关系、社会活动等非经济因素同样至关重要。数据显示,韩国自杀率持续攀升,每10万人中自杀率从2022年的25.2人升至2023年的27.3人,在OECD国家中居首。对此,专家认为,韩国政府应当着力构建保障个人自由与平等权利的社会环境,持续改善劳动条件,通过综合性政策干预来缩小社会分化,提升国民整体福祉水平。
2025-04-10 20:24:39 -
韩国就业现回暖假象 老年苦撑场面青壮年齐缩水
上月韩国就业人数整体增加,但除去60岁以上高龄群体后,就业人数实际出现减少。受内需疲软和出口放缓双重影响,青年就业人数连续三个月减少20万以上,同时“经济中坚”40至59岁群体的就业岗位也在减少。随着美国掀起新一轮关税战,韩国主力产业制造业的就业前景或更加黯淡。 韩国统计厅9日发布的就业动向数据显示,上月韩国就业人数共计2858.9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9.3万人。去年12月紧急戒严事件导致就业人数减少5.2万人后,今年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10万人以上的增长。 从年龄来看,60岁以上高龄群体引领就业人数增长。该年龄段就业人数多达673.2万人,同比增长36.5万人,占整体就业人口的23.5%。除60岁以上群体之外,其他年龄段的就业人数反而减少17.2万人。15至29岁青年就业人数减少20.6万人,40多岁减少4.9万人,50多岁减少2.6万人。仅30多岁群体实现就业增长,增加10.9万人。 今年年初以来,在政府推动的以高龄人口为主的“税收岗位”增加下,就业市场整体勉强得以支撑。从行业来看,包括政府直接提供岗位的公共行政、国防及社会保障行政领域就业人数增加8.7万人,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需求增加的保健与社会福利服务业就业人数则增长21.2万人。 相反,“优质岗位”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11.2万人,并且已连续9个月呈现减少趋势,减幅逐渐扩大。上月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幅达到疫情时期2020年11月后4年4个月以来的最大值,原因在于去年以来经济持续低迷的滞后效应。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对等关税政策,韩国通商环境面临阴霾,制造业就业前景雪上加霜。企划财政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内需恢复乏力,消费品轻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就业人数持续减少。随着美国对各类商品加征关税,以出口为主的韩国制造业及其他关联产业的就业可能进一步恶化。 内需寒潮同时还对建筑业造成冲击。建筑行业就业人数在一年内减少18.5万人,创下自2013年统计开始以来的最大减幅,并已连续11个月减少,刷新最长连续下滑纪录。在个体经营方面,有雇员的个体户减少2.9万,而无雇员的“一人老板”则增加2.8万,由此可见企业运营环境持续恶化。 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与优质岗位日益稀缺的背景下,无特殊原因而选择“躺平”的青年人数也达到45.5万人,同比增加5.2万人,为2003年统计开始以来3月的最高水平。企划财政部指出,与去年不同,今年就业低迷已经波及至20多岁群体,企业倾向招聘有经验者,导致20多岁青年难以进入就业市场。 9日,在首尔西部雇佣福利中心,求职人员正在查看招聘信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0 18:48:34 -
韩国家庭"负"重前行 贷款余额六连涨
26日,首尔居民使用四大银行自动取款机存取款。【图片来源 韩联社】 国会企划财政委员会所属的国民力量党议员朴成训从韩国银行(央行)收到的资料显示,韩国家庭负债规模持续攀升,人均贷款余额创历史新高。以去年第四季度末为基准,家庭贷款负债人人均贷款余额为955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7.2万元)。这是自2012年开始进行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家庭人均贷款余额自2023年第二季度末(9332万韩元)以来连续6个季度保持增长态势。较2023年第二季度末的9332万韩元上升2.37%。尽管全体负债总人数从2023年第四季度末的1979万名减少至去年第四季度末的1968万名,减少11万名。但贷款余额从1853.3万亿韩元增至1880.4万亿韩元,增加27.1万亿韩元,自去年第一季度末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增长,人均负债额也相应提高。 当前,负债人数规模已回落至2020年第四季度(1963万人)以来的最低水平,但贷款余额自2020年突破1700万亿韩元后持续攀升,仅三个季度便跨越1800万亿韩元大关,反映出债务集中化的发展态势。 按年龄段来看,以去年第四季度末为基准,40多岁人均银行贷款余额为1.173亿韩元,创历史新高,位居各年龄层首位。30岁以下青年群体人均负债达7436万韩元,也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反之,50多岁的人均贷款额为9200万韩元,较前一季度末减少10万韩元,60岁以上人均贷款额为7706万韩元,减少47万韩元。据统计,在非银行信贷领域,,60岁以上群体以5580万韩元的人均债务水平居首,其次为50多岁为4521万韩元、40多岁为4753万韩元、30岁以下为3969万韩元。 朴成训议员指出:“家庭债务的持续扩张已形成抑制消费、拖累内需的恶性循环。”他强调,政府部门需与金融机构协同发力,在强化弱势群体债务纾困的同时,应尽快出台涵盖信贷调控、风险预警和债务重组在内的综合治理方案,以实现家庭债务的软着陆。
2025-04-02 18:56:56